来念

虚实之间,自有魔力;关于文学和生活

不知道天堂也不知道地狱的公主

芥川龙之介的短篇《六宫公主》(六の宮の姬君)描述了一位本该楚楚动人,蒙人爱怜的尊贵的女子。家境变化后,此女子迅速失去护佑,命运显得不再宽松舒适。

一度,她与爱慕她的男子同居,又因为男方去往异地,而再度孤苦。几年后,在旧时京都的偏僻死角里,这位原为「姬君」的女子已经极度贫困,并开始赴死。

到了弥留之时,她好像既望到了如同极乐世界一般的光景,也窥见了地狱里传出来的狂风与大火。她的两种遥视,都稍纵即逝……在她香消玉殒后,可能既没有前往天堂,也不会被拽到地狱里……实际上,她是一位不知道有天堂,也不晓得地狱的,凄凉或奇妙的人物。

《六宫公主》是一篇有着奇怪美感的文章。

古代女人,肯定会受到身份和社会时空的压力,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「六宫公主」,会让我觉得比较无聊。如果从个人如何生存,怎么自洽的方向来看待这篇文章,也未免有点不好玩吧?

我觉得,文章里的「公主」,或者说「姬君」,有一些特别的「美学」和「认知」方面的要素。而整篇文章,又在冷淡之中,显露出逼迫人的神秘感。

「六宫公主」不是当代人,不会被要求不断做出「自我反思」,也没有不断检讨、审查人生的内驱力。她活在日本的「王朝时代」,她的一些观念和意识,定然和当代人不一样!

比如说:在各种处境里,她都不会通过慎思明辨,来加强或者削弱那种处境。

说得简单一点,在快活的时候,「公主」不会因为觉得自己的的确确是开心的,而更加开心;在穷困潦倒的时候,「公主」也不会因为对悲苦人生的再三确认,而让自身的处境变本加厉。

在对天堂和地狱的认知上,我们也不应当用当代人的一般心思来看待「公主」。

我想提出一个问题:在佛教进入日本之前,更加古早的日本人到底是如何想象死后世界的呢?或者说,那些日本人的心灵里有没有「天堂」和「地狱」呢?

恐怕,不一定有!!!乃至可以说,在接受佛教的熏染之前,日本先民的心灵关闭起来,将死亡放逐在外?死后到底会如何?也许是完全的消失?或是永恒的停顿?或是「生」的另外一种延申?

在就要死去的时候,「六宫公主」无法在大和尚的指点乃至呵斥之下,去意识到极乐世界和地狱。这位「公主」也许有没有被社会/文化所熏染过的、非常单纯的心灵啊。

***

在本次的录音中,我没有就「美学」和「认知」方面的要素做很多展开。没有去具体说明「公主」的心灵世界里也许不曾受到很多侵染。在往后的录音中,也许对这一点再做一些补充。

本次录音中,我用了差不多十八分钟,念出「六宫公主」的全文。录音中用了「当代古典音乐」,来自日本作曲家武满彻。

***

在本集录音的靠后部分,我还说及了推理小说家北村薰所写的长篇小说「六の宮の姬君」。

在那本二十世纪末年出版的小说里,一位大四女生,即小说里的「我」,度过了非常文艺和真诚的大学末年。

该女生以芥川龙之介的「六宫公主」为研究对象,写毕业论文。而整本长篇小说,就是在说那位女生是如何生活、如何构思论文、如何不断思考、不断发现、不断让自己的经验与文豪大咖的经验连结起来的。

北村薰笔下的大学女生要处理一个问题:芥川龙之介自己曾说「六宫公主」是一个「传接球」(catch ball),那究竟是什么意思?

大学女生在她的论文中基本解决了那个问题。

***

有时候,对一些虚构的东西,我们会如此一往情深,这也许是很美妙的,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因此而穷困。

所谓天堂,所谓地狱,也许也是虚构的东西吧?「六宫公主」的心灵里,没有那种虚构的东西吧?而芥川龙之介的心灵里呢?

我总觉得,虚实之间,会有魔力。

Published by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